1.明确目标
首先确定评估的对象(比如项目、系统、组织等),以及需要保护的目标。这有助于聚焦于最有可能产生影响的风险。
2.识别潜在风险
方法:
-脑力激荡法: -问卷调查:
流程:
- 识别风险时应考虑内外部因素,如市场变化、技术更新、人员变动等。 - 将潜在风险分为不同的类别(例如:运营风险、财务风险、合规风险等)。
3.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
方法:
-定性分析:
-定量分析:
利用统计模型、历史数据或其他量化工具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潜在影响。步骤:
-严重性评分:
根据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对目标的影响(如财务损失、声誉损害等)进行评分。-可能性评分:
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,可以从过去的案例、行业知识或专家预测中获取信息。 - 利用矩阵将严重性和可能性合并,生成一个综合的风险评级。
4.确定风险优先级
根据每个风险的得分,将其分类为高、中、低等不同等级。优先处理那些评分较高的风险,因为它们对目标的影响较大或发生的可能性较高。
5.制定风险管理策略
针对识别出的风险,提出具体的战略和计划来减轻、转移或接受这些风险:
-减少风险: -转移风险:
-接受风险:
在成本效益分析后,如果认为风险的潜在影响小于应对措施的成本,则可能选择接受风险。
6.监控和审查
定期评估风险管理计划的有效性,并根据新的信息或环境变化调整策略。这包括跟踪风险的发生情况、效果评估以及需要更新的风险管理流程。
通过遵循上述步骤,组织可以系统地识别和量化潜在风险,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其目标免受不利影响